【事实概要】
——三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没有利益,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句话是曾经叱咤整个中国商坛的三株帝国创始人吴炳新的至理名言。时至今日,拆迁浪潮在全国各地一阵高过一阵的局面已经成为国人耳熟能详的客观存在,而这句赤裸裸的宣言恰恰能成为一种由衷的解释:正是因为拆迁暴利的存在,全国各地,无论是繁华大都市,还是浪漫小城市,甚至宁静小村庄,都一一落入了拆迁的魔盒里,演绎着不同曲调的拆迁情节。
进入21世纪以后,陕西省西安市沣渭新区凭借其地处由陇海铁路、西兰公路、西宝公路、西宝高速公路以及西安市市内交通干道交织而成的交通网络的枢纽地带之优势,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发展区域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宇翔(化名)的钢结构公司、李俊来(化名)的钢材公司和曹宇峰(化名)的贸易公司先后投资入主沣渭新区。
光阴荏苒,在越来越稳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约莫五载的数个日日夜夜很快更迭过去,高宇翔、李俊来、曹宇峰以及像他们这样的实干家们已然滚雪球一般成功扩大了自家企业的资产。
——三名维权律师的临危受命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2011年的秋天,不仅染黄了塞北的粗野风情,也突变了沣渭新区的商业风云。原来,沣渭新区地方政府看到了比招商引资更大的商机,那就是征地拆迁。因此,各般土地征收政令、拆迁政令、违章建筑拆除政令纷沓而至,一片人心惶惶的紧张气氛开始密密层层地笼罩在这片土地的上空。
在过去的岁月里已是见惯了宦海沉浮的高宇翔、李俊来、曹宇峰因为这场变故变得忧心忡忡,兴办企业所租赁的土地被收回、厂房和办公用房或将被当作违法建筑拆除,这两点等同于对企业的继续生产经营宣判了“死刑立即执行”!
如何化解这岿然不动的拆迁危机三位民营企业家不谋而合,毅然决然地决定拿起法律武器,捍卫合法权益。中国拆迁第一律师团——杨律师以及勤奋务实的青年精英李律师共同承办了此案,一场维权行动即将粉墨登场……
【办案掠影】
办案第一辑:亲密无间的酝酿篇
当事人与律师之间的配合和信任是依法维权的制胜宝典。在拆迁维权领域,这一点更是屡试不爽。个中缘由在于:维权律师依据案件详情量体裁衣制定的维权方案的具体执行工作,举之如跑立案、向法院提交证据资料、向复议机关提交行政复议申请、向征地拆迁有关政府部门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等,往往由当事人亲力亲为。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会一次次遭遇闭门羹、离间计、踢皮球等各类严峻考研,其心理防线是否牢靠、对维权律师的信任是否稳固就成为决定维权走向是好是坏的承轴点。
由杨、李二位律师组成的维权精英联盟自然深知前述微妙关系的衡平把握之重要性,也深谙“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古训,因此从介入案件伊始,二位律师就耐心细致地把维权的基本思路、具体实施方案及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等一一讲述给了高宇翔、李俊来、曹宇峰等三位当事人,将其维权信心、决心与组织配合意识均推到了一个高度,为随后维权方案的良好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案第二辑:隔山打牛的促成篇
围绕政府部门的征地、拆迁、拆违三大行动方针,杨律师等二人结合高宇翔、李俊来、曹宇峰三人企业所面临的具体情况,拟定了一套包括起诉征地文件、腾房文件、拆违决定等具体行政行为的组合诉讼方案,先发性地吹响了这一法律竞技场上的硬仗的“集结号”。
然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行政诉讼之难的难度又更是在蜀道难的难度之上。杨、李二律师精心编制的“诉讼大网”还未来得及铺陈开来,便遭遇了极为尴尬的关隘——立案难,人民难以走进人民法院的大门。
不过,艰难困阻对于实力派人物来说,从来都只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地方法院的消极怠慢甚至相互推攘,在熟知拆迁维权较量潜规则的杨、李二位律师面前,不过是经不起玩味的雕虫小技,并且,这种消极立案因触犯了行政诉讼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的明文规定,悄无声息地让有关司法人员自己为自己建造了一座难以逃出生天的雷池,因此而成为了二律师大做文章的绝好素材。
自杨、李二位维权律师源源不断施加给地方法院的压力渐渐地让后者难以负荷,最终,这种压力成为了法院的难以承受之重,法院便把压力传递到拆迁人那边。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宣告了三位民营企业家的维权之旅已经实现了从山穷水尽到隔山打牛的成功逆转!
办案第三辑:直奔主题的对决篇
经法院斡旋,原本因制度歧出而严重地位不平等的拆迁双方——新区政府与高宇翔、李俊来、曹宇峰三企业家回到了真正意义的谈判阶段,讨价还价,虚实声势鉴别,此消彼长,充满了竞技的紧张氛围,如箭在弦。
出色的律师在某种层面而言就是出色的谈判专家。本案中,杨律师等二位精英律师即以当强则强、见好就收的分寸感的准确拿捏以及论辩之术的充分施展,再现了精彩绝伦的谈判技艺,最终说服政府做了最大程度的让步,为三委托人赢取了理想的拆迁补偿安置!
【律师说法】
回顾本案,可供提取的抽象性经验哲学便是——办理拆迁维权案见并非一定要经过诉讼程序,只要具备以下三项要件:①委托人与代理律师金诚合作、默契配合;②委托人具备好的心理建设;③代理律师具有可圈可点的执业能力与从业经验,便可曲径通幽,确保委托人的合理期待利益最大实现。
掩卷沉思,苍狼式的中国拆迁热潮陡然浮现于眼前:急躁、功利、凶猛决然、见到猎物就上,这种被众多当代中国企业奉为“图腾”的“狼文化”俨然已经入骨入髓地全面渗透进入中国式拆迁。尔等民众,但闻拆迁,便如同“狼来了”般大惊失色。这种畏惧,是苍狼式拆迁所到之处皆血腥传奇遍野的自然反应。
在过去的十年光阴里,我们看过了太多浮生莫过蝼蚁哀的拆迁悲剧,也看过了太多开发商与地方政府优势合营一夜崛起、攻城掠地的拆迁奇迹,更看过了太多社会道德与法律规则沦为拆迁暴利的“祭品”。华夏大地,因为这股日益壮大的拆迁“狼文化”而变得满目疮痍、悲凉无限……
不过,“苍狼最终在历史上的下场都是会消失的,因为草原总会有被吃尽的一天。最后生存下来的会是什么呢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不会有狼,只有懂得生活文明的人类,用更文明的手段、更有文化的思考……才有条件继续生存下来” (语出中国台湾明基公司董事长李焜耀)。此言凿凿,可以铭石,为苍狼式的中国拆迁热潮镂刻成“醒世录”,窃以为!